【活动初衷】
在推进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研究过程中,未成年残障群体面临着户外活动需求长期未被充分重视的现实困境。值此春意盎然之际,为呼吁社会关注未成年残障群体的户外活动需求,增进公众对残障人士的理解与关怀,园林学院策划了“有爱无‘障’,我们一起赏春吧!”主题公益活动,通过互动体验和趣味实践,让孩子们亲身感受残障儿童的日常生活,从小培养包容与关爱的意识,为未来打造更温暖的城市空间播下种子。本次活动由风景园林系教工党支部、黑龙江省志愿服务联合会、萤火社会服务中心、园林学院聆动志愿者协会、全国社区花园设计营造与社区参与活动小组联合举办。
【活动纪实】
5月4日上午,30组志愿者家庭齐聚东北林业大学校园,开启独特的"有爱无障"春日之旅。活动以“理论认知-场景实践-创意表达”为主线展开。
活动首站设在园林学院逸夫教学楼教室,刘炳熙老师和学生志愿者徐诺用动画和故事,向孩子们讲解了不同残障类型的特点以及社会如何提供帮助。手语小课堂环节中,当“你好”“谢谢”等手势在课堂间传递时,孩子们逐渐理解:沟通的桥梁不仅靠声音,更需用心搭建。
专题科普课堂
手语小课堂
在学校的校友广场、锦侨园等特色景观空间,孩子们戴上眼罩模拟视障者行走,感受视障者的空间焦虑,坐着轮椅穿行,体会肢体障碍者的通行壁垒。活动尾声,孩子们通过盲文卡片制作、数字盲文认读等环节,进一步了解视障群体的沟通方式,并在画板上写下暖心鼓励。
盲杖体验
轮椅体验
制作盲文卡片
盲文魔方
小朋友在画板上的暖心留言
【活动意义】
本次活动不仅收获了百余份记录着童真视角的感官地图,更在青少年心中播撒了平等尊重的种子。这场春日之约,用体验打破认知壁垒,用专业诠释人文关怀。当孩子们俯身感受轮椅的颠簸、蒙眼触摸春风的形状,关于“包容”的注解已不言自明——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核心,始终是让每一份生命体验都能被平等安放。
上一条:【促就业】宋吉红带队到青岛、济南、北京等地开展校企合作交流 下一条:学校科研团队研发的兴安杜鹃新品种亮相校园